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首页
资讯 电商 产品 供求 市场 专家库 专题 人物 理事会
招标 文库 媒体 通讯录 推荐 联盟 视频 会展 图片
会员
合作机遇 政策动态 人事变动 科技动态 勘探·开发 炼油·化工 油品·销售 天然气·管道储运 物资·装备
工程·建设 非常规资源 替代能源 质量·安全 节能·环保 会员资讯 综合市场快报 液化石油气市场 原油市场动态
汽柴油市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 ->> 中美在能源领域展开争夺战
中美在能源领域展开争夺战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    文字:【 】    我要投稿
    关键词:日本    美国    能源    
    日媒称,凭借快速增长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美国正寻求建立起“能源领域的支配地位”,而中国正试图通过掌握新一代能源技术挑战美国的地位。

  美借页岩革命谋求霸权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4日发表文章,2018年美国的原油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7%,日均达到1095万桶,超过沙特和俄罗斯,跃升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

  毋庸多言,页岩革命成为推动产量激增的重要原因。凭借掌握到的将深埋在页岩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的技术,美国的原油产量仅在10年时间里就增至此前的两倍。

  文章指出,稳定的能源供应和国际政治是表里一体的关系。经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围绕石油产生的地缘政治博弈也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关注点。

  文章称,在二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在参加完确定战后国际格局的雅尔塔会议后前往中东。他在苏伊士运河上游弋的美国军舰上迎来了沙特首任国王伊本·沙特。

  文章称,两位领导人确认,美国负责保卫沙特的安全,沙特则保证美国企业享有在沙特开采油田的权益。自此,美国拥有一条始于波斯湾的原油运输通道,并将其深深纳入美国的安全架构。

  文章指出,页岩革命单方面地打破了这种关系。按照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小山坚的话说:“页岩革命将美国从依赖能源进口的紧张情绪中解放出来,美国能源政策的重心也从应对能源短缺转向了应对能源过剩。”

  美国学者丹尼尔·耶金曾一语道破20世纪其实是“石油世纪”。他说:“如果比喻成棒球比赛的话,页岩革命已经进入到第五局。”高水平的生产眼下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凭借页岩革命的恩惠,特朗普总统已明确表示,谋求建立“美国能源领域的支配地位”,并希望借此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中国双管齐下巧妙应对

  文章称,中国被迫对这种变化做出应对。

  日本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物资源机构首席研究员竹原美佳介绍说,算上通过管道运输和液化天然气在内,2018年中国进口的天然气达到9550万吨,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日本经济新闻》指出,从消费量看,早在2009年中国就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费国,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进口原油在中国总原油消费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七成,进口天然气在中国天然气消费中的占比也达到四成。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绝对条件。

  文章称,如果说凭借“一带一路”扩大在亚洲和非洲的影响力属于传统的能源地缘政治学操作的话,那么在新一代能源技术上先走一步就属于在时间上抢占先机的战略了。

  除了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电动汽车和车载电池等方面的技术外,中国的触角已经伸向了整个供应链,包括从生产蓄电池不可或缺的锂、钴等资源,到设备的生产、引进和循环利用。2017年太阳能电池板出货量排名全球前十位的企业中有9家都是中国企业。当年售出的五成电动汽车也卖到了中国市场。政策上的强大支持也支撑了中国众多企业的发展。

  文章称,放弃传统汽车选择电动车,放弃燃气轮机选择风力发电,中国想要的是在新一代技术领域掌握主导权,而不是在落后于欧美的传统技术领域再争高下。能源行业是美中技术霸权攻防战的最前线。

  日本需要改变能源战略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消费全球近四分之一能源供应的中国正在参与的能源换代将决定世界的潮流,这可能使其拥有对于未来能源秩序的支配权。这才是让美国恐惧的原因。

  能否掌握最先进的能源技术将决定能源霸权的归属。美国能源领域研究者们正在提出一种被称为“技术地缘政治学”的概念。这是一个不再由资源多寡而是由技术优势决定能源地缘政治学轴心的时代。

  文章认为,身处美中夹缝中的日本,需要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积极融入其中。

  日本综合研究所高级专家泷口信一郎认为:“虽然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等某些设备上我们已经回天乏力,但在控制系统技术和运转技术方面日本仍然拥有优势。”

  文章称,要想将现有优势发扬光大,日本能源战略也需要转变方向了。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协作联盟网声明
①本网刊载的所有内容,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②若本网转载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立即处理。
③本网登载此内容是为了传递更多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相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分享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 时间:2019年5月7日 浏览1406次
  延伸阅读
 气化南疆天然气管道工程两条能源大动脉开建
 国家管网集团两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
 中国石化5项技术装备入选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
 中国石化浙江石油新能源业务经营规模实现新突破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海拔最高新能源场站投运
 中国石油首获中国能源企业信息化卓越贡献奖
 中国石化集团副总经理牛栓文会见道达尔能源客人
 东部能源大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完工
 中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戴厚良会见切尼尔能源公司总裁杰克
 中国石化与道达尔能源签署LNG长约合作框架协议
 吉林省首座碳中和综合能源站获得认证
 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黄永章会见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副部
 能源化工领域首个行业大模型建设成果正式发布
 中国石油首个零化石能源消耗百万吨级油田建成
 中国首个冷能发电领域行业标准获国家能源局立项批准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天津石化炼油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
 能源化工产业链碳足迹联盟在京成立
图片   ...更多
龍耀中国 福在舍得
腾龙迎福 华彩东方 舍
龙年品沱牌 万家春意浓
全球首艘LNG双燃料油轮
全球整体制造最长塔器装船
中天合创叉车安全预警系统
中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累产
中国石化海南炼化百万吨乙
 【媒体】热点关注  
【经济日报】全球能源转型特征与中国的选择
中国青年报:地方国企改革的“首旅探索”
【人民政协报】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经济日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
媒体:易捷难撑中石化非油业务大旗
【经济日报】中国制造加速重塑新优势 以新姿态
【经济日报】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企—国企改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走得稳”有数为证
评论员文章: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
【光明日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媒体】排行榜  
1
 《国际石油经济》:2017年全球油气资源
2
 【石油壹号网】从OSRW看中国溢油应急行
3
 【经济日报】全球能源转型特征与中国的选择
4
 【中国经济导报】惠州市大亚湾区上半年石化
5
 【经济日报】2016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报告
6
 媒体:易捷难撑中石化非油业务大旗
7
 【经济日报】国企改革关键在激发活力
8
 评论员文章:发动科技创新强大引擎
9
 中国青年报:地方国企改革的“首旅探索”
10
 【人民政协报】国资国企改革的新路径
关于我们  |  理事会章程  |  商务合作  |  会员服务  |  招聘人才  |  法律声明  |  付款办法  |  联系我们  |  返回首页
     石油化工产业协作联盟网 COPYRIGHT @ 2016-2025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06669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信息资讯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京ICP备1600666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