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石化院获CMA和CNAS双认证质检机构增至4家
|
记者5月27日获悉,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中心)近日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14732)。该中心成为继国家合成橡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庆中心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兰州中心化工产品质检中心之后,石化院第四家取得CMA和C …… |
来源:中国石油报社
作者:记者朱钊 通讯员陈芬芬
时间:2021年6月4日 浏览1162次
|
|
|
长城钻探自研液压尾管悬挂器成功首试
|
5月31日,长城钻探固井公司自主研制的178×127毫米内嵌式液压尾管悬挂器在欢2-47-5043井成功完成首口井应用。 …… |
来源:中国石油报社
作者:通讯员郑亚杰 赵洪杰
时间:2021年6月4日 浏览1170次
|
|
|
北化院成功开发新型高效气相聚乙烯BSG催化剂
|
5月28日,由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镇海炼化试用验证的新型高效气相聚乙烯BSG催化剂技术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部组织的鉴定。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是首个在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工艺上实现全牌号生产的国产催化剂,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潘亚男 李秉毅
时间:2021年6月4日 浏览1220次
|
|
|
新型气相聚乙烯催化剂技术通过总部鉴定
|
5月28日,由镇海炼化和北京化工研究院联合承担的重点科研项目新型高效气相聚乙烯催化剂技术开发通过总部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黄爱斌 钟世晓
时间:2021年6月3日 浏览1205次
|
|
|
大港油田首个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区投产
|
5月30日,在大港叶三拨油田二氧化碳混相驱注入现场,叶20-36与叶24-40井开始注入二氧化碳,标志着大港油田首个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正式实施。 …… |
来源:中国石油报社
作者:特约记者王学立
时间:2021年6月2日 浏览1162次
|
|
|
国内首台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研制成功
|
5月25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森诺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全重力平衡油气水处理一体化装置”创新成果进行评审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对油气田建设是一场革命性的突破,是一种流程再造。整个装置构思巧妙,把油田站场分散的处理设施集中到一个点上,是一个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总体处于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李雪艳
时间:2021年5月31日 浏览1412次
|
|
|
茂名石化首次应用新技术查漏提效87.5%
|
近日,循环水系统泄漏物料在线检测与识别技术,在茂名石化水务运行部化工作业区第三循环水场实现工业化应用,首次实现利用新技术查漏,查漏效率提升87.5%。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张 玉
时间:2021年5月31日 浏览1052次
|
|
|
国产化气体原料裂解制乙烯技术首次成功应用
|
近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简称SEI)提供工艺包并进行工程设计的两套气体原料(乙烷/丙烷/丁烷)裂解制乙烯装置分别在宁波某公司和黑龙江某公司开车成功。这是我国国产化自主技术在气体原料蒸汽裂解制乙烯项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证明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标志着SEI自主乙烯工艺技术达到新的里程碑,填补国产化技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王振维 赵百仁
时间:2021年5月31日 浏览1244次
|
|
|
石油物探院深层全波形反演技术国际领先
|
4月26日,由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胡光辉党员创新工作室研发的“面向深层油气储层全波形反演一体化建模技术”,经江苏省地球物理学会鉴定,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刘旭跃 杜泽源
时间:2021年5月28日 浏览1195次
|
|
|
中国石化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取得新进展
|
5月18日至19日,由大连院和上海工程公司共同开发的10万吨/年顺酐加氢水解制丁二酸工艺包,北化院和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的6万吨/年PBST(生物可降解聚酯材料)生产装置工艺包,北化院自主研发的顺酐加氢催化剂及2万吨/年顺酐加氢制丁二酸成套技术工艺包,接连通过集团公司组织的审查,标志着中国石化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孙宝翔 潘亚男 马会霞 李 蔚
时间:2021年5月28日 浏览983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