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油加工技术获重大突破
|
记者日前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获悉,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超级悬浮床工业示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待超级悬浮床工业装置取得长周期稳定运行后,将在全行业广泛推广应用。
…… |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6年4月25日 浏览1287次
|
|
|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运用专利技术增效百万元
|
中国石油网消息 4月22日,长城钻探工程院钻井技术研究所运用专利技术“新型扩孔引锥及砂桥工程监测工艺”,顺利完成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油40-50C侧钻井,降本增效近3万元。这项技术已应用于50多井次,扩孔复杂情况发生率降低50%,共降本增效120多万元。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4月25日 浏览1437次
|
|
|
中国石油塔里木创新成果攻克世界级难题 引领天然气勘探进入超深层时代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高向东)记者4月22日获悉,在国际著名石油组织AAPG与SEG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联合举办的2016年国际会议上,塔里木油田科研成果“库车前陆冲断带盐下超深特大型砂岩气田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被与会国内外地质家评定为近年来世界油气勘探界的重要成果之一。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4月25日 浏览1364次
|
|
|
中国石油吐哈气举中心柱塞气举采油技术获突破
|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安凤霞)4月21日,记者从吐哈油田获悉,经过一个月的连续稳定生产,由吐哈油田气举中心在冀东油田实施技术服务的南堡13-1132井,通过采用柱塞气举采油技术,目前柱塞运行正常。截至目前,日注气量达到5000立方米,日产油3吨,标志着吐哈油田气举中心首次实施的大斜度油井柱塞气举采油试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4月22日 浏览1359次
|
|
|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攻克三次采油结垢难题 频卡井除“顽疾”延时率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张云普)4月20日,大庆油田采油二厂试验大队科技管理员郭春辉看着生产报表高兴地说:“我们管理的三采井都是宝贝,注入三元后单井日产量比以往提高了很多。”
三元复合驱技术是大庆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但在三元体系注入过程中,油井结垢严重成为提高开发效益的老大难问题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4月22日 浏览1332次
|
|
|
|
利用新技术石油新增可采储量近27亿吨
|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记者杜燕飞)今日,国土资源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情况。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司长于海峰表示,四年来,共发布了四批210项先进适用技术,涵盖了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等各个领域的采矿、选矿、综合利用等开发利用环节。其中,油气领域重点推广了特超稠油藏、高含水 …… |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16年4月21日 浏览1218次
|
|
|
虚拟计量:从空白到世界先进
|
在研究总院2016年初举行的科技进步奖表彰会上,“水下虚拟计量自主研发与工程应用”成果获2015年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成果改变了传统的单井计量观念,实现了我国海上气田单井计量技术从仪表计量到数字计量的根本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基本与BP等国际石油公司同步,且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同类产品 ……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时间:2016年4月20日 浏览1144次
|
|
|
蓝科高新牵头开发研制的“水下分离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验收
|
3月15日,由蓝科高新作为牵头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水下分离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验收评审会议在北京召开,科学技术部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课 …… |
来源:蓝科高新
时间:2016年4月19日 浏览1180次
|
|
|
中国石化物探院深挖人才潜力提升科研效益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通讯员贾春梅)物探院发挥高学历人才集中的优势,利用战略合作单位便捷条件,开展各类科研、生产、软件论坛沙龙活动,不断推进观念转变,深入挖掘人才潜力,为青年职工搭建交流平台,提高科研效益,加速人才的价值实现。
“十二五”期间,物探院引进各类人才200余人,均是具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16年4月19日 浏览1349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