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膨胀管技术封堵“通天大断层”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王巧然)截至8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裸眼膨胀管技术,在西南油气田、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等多口井应用获得成功,并有效封堵“通天大断层”,为老井侧钻挖潜增效和恶性漏失封堵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标志着中国石油在膨胀管技术应用中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23日 浏览1340次
|
|
|
海洋工程研究院调剖体系提升高温高盐油藏采收率
|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聂海滨 张贵清)截至8月17日,海洋工程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耐温抗盐调剖体系累计应用于吐哈油田调剖作业12井次。监测数据显示,调剖作业后,施工井注水压力明显上升,对应油井含水率明显下降,应用效果良好。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20日 浏览1399次
|
|
|
石化院自主研发大型液态化工品容器专用料通过11项国际认证
|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苟爱仙 康清华)8月15日,从世界最大的化工品容器生产企业——德国舒驰公司传来喜讯,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牌号为DMDB 4506的大型液态化工品容器(IBC桶)专用树脂,通过美国FDA、欧盟RoHS指令等11项国际认证,标志着这种专用树脂DMDB 4506的产品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20日 浏览1453次
|
|
|
管道公司科技中心油气低碳研究获广泛认可
|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马晓宁 田望 杨瑞)近日,管道公司科技研究中心低碳研究项目组受国家发改委邀请参加中美甲烷排放控制技术与MRV能力建设研讨会,并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排放量化研究进展》的专题演讲,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不仅提升了科技中心在集团公司及油气行业的低碳研究影响力,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20日 浏览1324次
|
|
|
新疆油田成功应用压裂新技术
|
中国石油网消息 (特约记者高迎春 通讯员刘杨)8月10日,在勘探事业部组织协调下,廊坊分院、工程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公司等多家单位精诚合作下顺利完成艾湖15井的压裂施工作业。这口井也是新疆油田首口采用改变相渗压裂工艺技术成功改造的井。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17日 浏览1327次
|
|
|
中海油服油化研究院自主研发油基钻井液
|
本报讯(通讯员 楼俊凯)7月3日,由中海油服油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在南海涠洲11-4南及涠洲6-9/6-10油田作业成功,标志着油化自主研发的油基泥浆体系基本满足南海片区的钻井作业需求,为公司继续拓展南海油基泥浆市场奠定基础。
…… |
来源:中国海洋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15日 浏览2879次
|
|
|
坚持创新驱动 东方物探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硕果盈枝
|
中国石油网消息 (记者谭晔 特约记者周长征) 8月9日,记者获悉,东方物探承担的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二期)》项目通过验收,多项成果应用硕果盈枝:国内油气勘探重要发现物探技术贡献率达90%以上;采集效率提高3倍以上;钻遇层位精度提高50%,被评为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优秀项目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11日 浏览1442次
|
|
|
管道公司核心管道报废处置技术国内领先
|
8月2日,留守人员正在看护已停输的秦皇岛至北京的老管道。此前,管道公司依靠自主研究的核心管道报废处置技术在东北老管道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填补国内空白,助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5日 浏览1390次
|
|
|
吉林首创高强度复合封堵技术低效井变身高产“金疙瘩”
|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珊珊 通讯员阮小虎)截至8月1日,吉林油田在新立采区应用高强度复合封堵技术开展压裂措施的9口低效井,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已累计产油近1500吨。9口井平均日产油由原来的7.1吨增至17.1吨,真正成了高产“金疙瘩”。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4日 浏览1319次
|
|
|
卸船机用填塑钢丝绳项目多项技术填补集团公司空白
|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郭芳 通讯员于渊博 王紫鹏)7月底,咸阳宝石公司第一批八股大规格(直径为53毫米和直径为54毫米)卸船机用在线填塑钢丝绳成功产出,并已发往用户使用。
…… |
来源:中国石油报
时间:2016年8月4日 浏览1216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