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油田成功研制国内首个低温全可溶桥塞
|
11月20日,牛东平26井完成通井作业后顺利生产,标志着吐哈油田工程院研发的国内首个低温全可溶桥塞现场应用成功。 …… |
来源:中国石油网
作者:记者张斌 通讯员韩中轩
时间:2018年11月23日 浏览1203次
|
|
|
超薄多孔新材料轻松“捕获”二氧化碳
|
记者21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化工学院王志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多孔材料膜的超薄大面积制备,可更为容易地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与捕集,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气体排放,也为气体分离技术开辟了一个全新领域。英国伦敦时间11月19日下午,该科研成果在《自然·材料》在线发表。
…… |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18年11月23日 浏览1270次
|
|
|
建设智慧油气田需有核心技术
|
“未来油气田,就是在数字、智能化油气田的基础上,为油气田装上‘最强大脑’,建成智慧的油气田。”在近日于西安召开的“一带一路”智慧油气田品牌技术与产品(中国)联盟研讨暨国际技术(项目)交流会上,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所长高志亮说。 …… |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马爱平
时间:2018年11月15日 浏览1386次
|
|
|
我国煤制乙醇技术开启百万吨级工业化时代
|
11月13日,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天业)120万吨/年煤制乙醇项目一期——60万吨/年煤制乙醇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签署。这标志着我国煤制乙醇技术正式开启百万吨级工业化时代,并为煤基乙醇的下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工业支撑。 …… |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刘万生 吴志连
时间:2018年11月15日 浏览1381次
|
|
|
数字化转型成化工发展新引擎
|
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迫使行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方向。11月9~10日,在浙江建德召开的2018第二届化工行业智能制造发展论坛上,来自信息化和化工行业的专家提出,在信息经济大变革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和行业发展引擎,石化行业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培育开放价值生态,在转型和变革中 …… |
作者:李闻芝 徐冯铭
时间:2018年11月13日 浏览1344次
|
|
|
新疆油田一项SAGD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
由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攻关研制的“利用SAGD开发稠油油藏的方法”日前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
来源:中国石油网
作者:通讯员何万军 尹杰
时间:2018年11月8日 浏览1258次
|
|
|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VSC震源导航系统
|
“有了它,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从系统屏幕上直接观测远在国外的科威特西项目震源生产情况,其精度可以保持在厘米级。”10月25日,东方物探装备服务处的震源工程师法炜向记者介绍VSC震源导航系统在科西项目的应用情况。 …… |
来源:中国石油网
作者:记者谭晔 通讯员刘佳瑞 徐艳婷
时间:2018年10月31日 浏览1407次
|
|
|
顺北油田动态数据定量标定助力储层认识
|
针对顺北油田静态数据评价断溶体储层“洞的体积、个数”难的问题,科技人员通过理论研究,建立了动态数据定量标定断溶体储层结构技术,深化了储层认识,减少了相关测井作业次数,单井可节约费用98万元。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时间:2018年10月29日 浏览1403次
|
|
|
二氧化碳合成的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实现量产
|
日前,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王献红团队为全国5000亩农田“穿”上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农用地膜,目前农田试验效果良好。这一研究历时二十年,实现了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的工业化生产,年产5万吨,可用于制备塑料袋、快递包装等。 …… |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马维维
时间:2018年10月25日 浏览1208次
|
|
|
三项煤化工国产化研发成果通过鉴定
|
10月18日至19日,集团公司大型煤炭深加工项目DCS系统、甲醇合成气压缩机组和大型水冷—气冷甲醇合成反应器等三个项目国产化成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鉴定。这三个项目在国内煤化工行业均是首次应用,标志着中国石化重大装备国产化研发取得新突破,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推动了民族工业技术进步 …… |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作者:夏卫红
时间:2018年10月23日 浏览1462次
|
|
|